English

重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1998-05-27 来源:光明日报 王宪举 陈艳 我有话说

5月13日早晨,莫斯科郊外春雨霏霏,乍暖还凉。两辆白色大轿车载着50多名非同寻常的中国访问者,驶向莫斯科东北287公里处的伊万诺沃市。

窗外公路两侧,时而是茂密的松林和白桦林,时而是丘陵起伏绿茵如毯的原野,时而是具有俄式风格的漂亮农舍和高低错落金顶闪亮的教堂。多么熟悉的风景啊!这时,乘车人的思绪已经飞到伊万诺沃,飞回遥远的年代。

第二故乡

这些访问者是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的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其中有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蔡畅和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邓发的女儿邓金娜、任弼时的女儿陈松、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赵世炎的儿子赵施格、高岗之子高毅、苏兆征之子杨东、陈昌浩之子陈祖涛、肖三的两个儿子肖立昂和肖维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伊万诺沃人”,或“国际儿童院人”。

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他们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学习了很多知识,养成了质朴善良、热爱集体的优秀品质,树立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和为正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观。尤其是二次大战期间,他们和苏联人民一道,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和血与火的洗礼。那时,他们都把国际儿童院当作自己的家,视同学为兄弟姐妹,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1950年前后,他们陆续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陈祖涛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元勋之一;罗西北对发展我国水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黄健培养出著名跳高世界冠军郑凤荣和倪志钦……他们在祖国的国防、冶金、建筑、农业、医学、新闻、艺术等岗位上辛勤耕耘,发光发热。

“国际儿童院人”回国后闯过了语言关和生活关,“思想关”却过得十分艰难。在多次政治运动中,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惨遭不幸。但是他们顽强坚韧,不屈不挠。正如黄健所说:“那时我常回想在伊万诺沃的生活,战争年代那么艰难我都挺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呢?!”

多少年来,他们心系伊万诺沃,对曾经养育他们的那片土地和人民魂牵梦绕,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一直未能回“老家”看一看。现在,在阔别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半个多世纪,历经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之后,这些已是花甲或古稀之年的老人,终于满怀眷恋之情,克服年迈体衰等困难,飞越万里,自费重返这片曾经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土地——“回老家了!”

相逢在校园

下午4时许,汽车在伊万诺沃市郊的寄宿学校门口停住。乘客们急忙下车,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

变了,一切都变了。原来是白色二层楼,现在却是三层红砖楼;儿童院门前的喷水池还保留着,但是中间那尊喷水的男孩青铜雕塑却不见了……

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先期到达的几位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和希腊的“国际儿童院人”就迎上前来,端详来客。突然,一位女士叫了起来:“罗扎!”(李特特的俄文名字)“明娜!”接着又听到有人喊出“刘霞!”“艾莲!”等名字。人们纷纷寻找、辨认儿时的伙伴,先凝视对方,继而激动地互相拥抱,亲切接吻,欢欣雀跃。

访问团秘书长刘霞笑着宣布:“我们暂时打破家庭的组合,男人住左边房间,妇女住右边,6人一间。”大家高兴地住进学生宿舍,重温集体生活。

在食堂,他们像当年一样,自取叉勺和托盘,排队领餐。午餐是一盘米饭带一小块鸡肉,一盘土豆汤和一杯红茶。“这比当年好多了。卫国战争期间,我们每天只能吃几片面包,少许土豆蘸盐,经常挨饿。”李多力说,每一位“国际儿童院人”都把盘里的食品吃光,还用面包把汤盘抹得干干净净。柴娥丽回忆说,“我们在这里养成了珍惜食品和爱护东西的习惯。有一个新年晚上,‘圣诞老人’发给每个同学一粒糖,我们一点一点地吃了一个月。”

午饭后,中国客人参观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陈列室。在原校舍模型前,许多人能不加思索地指出自己当年的教室和寝室。放着影集的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在一本本影集中寻找自己和伙伴的踪迹,这些珍贵的照片唤起了他们头脑中久已封存的记忆。

刘维明代表大家在留言簿上挥笔疾书:“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所有在场的中国“国际儿童院人”都用他们的中国名字和俄国名字在这一题字下面签名。

美丽的松林

傍晚,尽管天上零星掉着雨点,十多位“国际儿童院人”不顾旅途疲劳,来到学校后面的森林。高大挺拔的松树直插云霄,顶部伸出墨绿的松枝拥抱天空,秀丽的白桦树新绿吐翠,如少女般亭亭玉立,松软的草地中野花点缀,松果遍地。

这些“国际儿童院人”呼吸着林间清新的空气,在林中缓缓而行,不少儿时的记忆又鲜活起来:当时,他们经常到树林里采蘑菇和野果。鲜美的草莓和浆果及蘑菇做成的汤菜,那味道真是难忘!对于战时经常挨饿的孩子们来说,森林就是食品补充的基地。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德军没有攻入伊万诺沃,但是常有敌机来轰炸,一听到警报,同学们就钻进防空洞,有时一蹲就是一夜。第二天走出防空洞,只见树林里到处是残枝焦叶。伊万诺沃市是俄罗斯第一个苏维埃的诞生地,也是当时苏联的“纺织之都”。蔡妮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工人们经常在塔尔卡河岸上举行各种集会。红旗飘扬,标语林立,口号震天的情景给国际儿童院的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受到了革命精神的熏陶。

在重返伊万诺沃的两天,“国际儿童院人”多次在林间漫步,仿佛又回到了“既艰难又幸福的童年”。

师生情深

14日上午,杨东、邓金娜、陈松、秦平等七人来到学校旁边的一幢居民楼,轻轻敲开一个居室的门,一位满头白发、目光慈祥的老妇出现在他们眼前。

“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我是杨东。”

“啊,杨东!”索菲娅愣了一下,为“不速之客”的来临而惊喜。同学们一一上前与老师拥抱、亲吻。索菲娅热泪盈眶:“我真感动!50多年过去了,你们还记得我。”

“怎能忘记呢?你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本不知道你的情况,刚才得知你还健在,马上就来了。”杨东解释。

“索菲娅对我们非常好,我从没见她发过脾气。每逢新年,她就用微薄的工资给每个同学买一份礼物,那时我们的父母不在这里,索菲娅就像母亲一样地关怀和教育我们。”如今已是60岁的邓金娜深情地回忆。

索菲娅从抽屉里拿出珍藏很久的她和学生们的合影。杨东指着照片上站在最边上的那个赤膊少年,笑嘻嘻地说:“这就是我。”索菲娅看着仍是一副调皮样的杨东:“你最淘气,常有别的老师来告状,但你学习好,我无可奈何。”

同学们把带来的几条头巾系在老师头上,又拿出丝织桌布、耳坠、茶叶等,放到桌上:“如果我们早知你还健在,一定要带更多、更好的礼物来。”

这一天,刘霞、沈林如等人也分别看望了自己的老师。许多同学还专程去郊外国际儿童院院长马卡罗夫的墓地敬献鲜花。

中国“国际儿童院人”自愿捐钱,赠送学校一台彩电和1400美元(用于购买电脑)。韩模宁和夫人邱钟惠还以个人的名义赠送了乒乓球发球训练机,曾在伊万诺沃当过体育老师的黄健特地为俄罗斯学生们上了一堂体育课,并赠送篮球、排球和足球。

5月15日傍晚,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伊万诺沃之行即将结束。人们纷纷合影,再一次紧紧拥抱。汽车开动了,这些重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人们带着一份满足、一份眷恋和一份遗憾,告别了哺育他们的第二故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